English

美术高考亟待改革

1999-05-13 来源:光明日报 汪清 我有话说

较长时间以来,我国美术院校高考文化成绩一向偏低,最低时仅100多分,现在也只是300多分。因此在不少的家长和考生思想中存在着这样误区“文化低,考美院。”

耳濡目染这样的言行,使我这个从事美术教育多年的人感到十分揪心!美术院校是培养美术人才的主要阵地,而一些考生不是以酷爱艺术,献身艺术的思想应考,而是出于就业,赚钱为目的,真使人啼笑皆非!这些考生由于文化成绩差考不起其它高校,而半路出家。从未摸过画笔,临时突击一两个月就去应考,生源质量可想而知。学生的绘画和文化质量均无保证,给教师们造成巨大压力,欲教不能,怠教不忍,在高等师范美术的教学中,我们常常遇到这样情况,一些学生对实物的,直观的可以接收,对抽象的,思维的便难以理解,画静物还过得去,一旦搞点创作便手足无措,即使经过东拼西凑画出“作品”,命名往往牛头不对马嘴,自己的感受都无法表达出来,更说不上用命题增加作品的感染力了。师范院校美术生写不好教案,毕业难以写论文,即使成篇,不但文理欠通顺,而且错别字累累,这样的学生,走出校门何以为人师表?高校不出人才,建之何用?

要改变这种局面,笔者认为,除对美术高考制度进行改革外,加强国民,特别是考生和家长的美术知识的宣传教育,提高其认识水平迫在眉睫。艺术中的美术,也是一门科学,它不单是技能技巧的体现,更是从事者文化素质、道德情操、心灵感受的外化,以及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综合反映。画坛巨匠达芬奇就是集科学、文化、艺术于一身,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《蒙娜丽莎》和《最后的晚餐》;我国自古就推崇诗画联姻强调画外功夫。一幅精美的国画中定有一首美好的题诗。诗人强调诗中有画,如唐杜甫《绝句》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柳宗元的五言诗《江雪》等。画家则强调画中有诗,如南宋名画家马远的《寒江独钓图》等等事例举不胜举。明代徐渭既是书画家又是文学家,他画淋漓、诗奇恣,文纵肆;清人郑板桥,不但以画竹见长,且著有《板桥全集》;今人吴昌硕也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名画家。由此可见,文化素养和艺术成材是密不可分的。

中央美院靳尚谊院长前不久明确而响亮地提出:“中央美院对考生的文化标准要逐年提高,力争在今后不太长的时间内与文科考生的分数线持平。”这就向广大考生和家长传达出这样的信息;今后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要从事艺术是不可能的。因此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,迅速走出“文化低,考美院”的误区,做到文、艺双馨,才是投考艺术院校,从事艺术学习的正确途径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